聯絡資訊
林俊全 特聘教授
辦公室 : 地理系館205室
Email : jclin@ntu.edu.tw
電話 : 886-2-3366-5831, 886-2-2368-7056
網站 : 台灣地形研究室
個人簡介與研究領域
英國倫敦大學地理學博士。1991年回到台大地理系服務。早期主要從事有關邊坡沖蝕的研究,包括火炎山的礫岩邊坡沖蝕與泥岩的沖蝕現象之研究。研究的工具主要是野外觀測與實驗。早期利用資料記錄器與感測器,長期觀測邊坡的沖蝕現象。有關研究工具的研究,近年則發展至監控的研究。後來參與國科會長期生態研究群,1996年開始從事福山的小集水區的泥沙沖蝕觀測研究,瞭解小集水區的沖蝕特性與颱風的關係。有關環境監測的研究,則是十多年來沒有間斷的。
一部份工作是提倡地景保育工作,希望能喚起國人對生態棲地與地景的保育的關注,定期調訓政府部門有關承辦人員,出版地景保育通訊半年刊達24期(12年),同時有多項海報等宣導成果。目前地景保育的課題,也已經納入高中地理課程的一部份,希望能繼續引起更多國人的重視。另外在推動地景保育工作上,也希望能繼續推動地質公園的經營、管理。
災害的研究部分,主要源自1996年的賀伯颱風風災,以及1999年的九二一集集地震。這些研究慢慢引導邊坡沖蝕、集水區沖蝕的研究,到更多以災害為導向的研究,尤其是以陳有蘭溪、大甲溪與大漢溪的研究區為主。研究方法上,也廣泛利用遙測、航空攝影測量方法,希望能建立長期研究的基礎。 與國外的合作方面,主要是英國、德國、日本、義大利與中國大陸。英國方面主要有三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 Durham University, Bath Spa University。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崩塌的研究與航測技術的研發。與德國柏林自由大學的合作,主要是台灣高山冰川與古氣候的研究。同時也在南湖大山上設立一個高山氣候觀測站。為來將繼續三年的合作,處理有關高山的氣候變遷與泥沙輸沙及地形變遷的研究。與日本(神戶大學、東京大學、京都大學、金澤大學)、義大利(Padova University, Modena University)、中國(南京大學、雲南大學、成都理工大學) 方面,主要都是透過研討會、互訪以及個人的接觸,進行有關議題的合作研究與討論。在可見的將來,與北愛爾蘭Queen’s University有關風化的研究,是研究室的主要任務之一。
研究專長 : 地形、地形災害、地景保育; 環境經理、環境影響評估、環境災害調查 ; 國土監測、國土調查、國土利用
學術經歷
學歷
年份 |
學位 |
1991 |
英國倫敦大學地理學系博士 |
1986 |
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系碩士 |
1981 |
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系學士 |
經歷
起迄年份 |
服務機構 |
部門 |
職稱 |
2006-Present |
國立台灣大學 |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教授 |
2010-2013 |
國立台灣大學 |
總務處 |
副總務長 |
2014.1.1-2017.7.31 |
國立台灣大學 |
全球變遷研究中心 |
主任 |
任教科目
2011 ~ 2015 教授課程:
地形學及實習 Geomorphology and Lab.
世界地形學及實習 Global Geomorphology & Lab
能源與環境導論 Introduction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國土監測專論 Special Topics on Land Monitoring
自然地理學調查方法 Techniques in Physical Geography
野外地形學 Field Geomorphology
地形判讀與評估 Terrai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學士論文上下 Thesis (b.s.) (1) (2)
地球環境問題與對策 Earth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Resolutions
(陳正平與賈儀平、鄧茂華、林俊全、簡旭伸、吳俊傑、劉家瑄、張翠玉、詹森、王慧瑜、林子倫、張聖琳合開)
研究著作
作者 | 出版年月 | 著作名稱 | 收錄出處 |
---|---|---|---|
Jiun-Chuan Lin | 2023-12 | Apply geomorphology: A movement of reading landscape in Taiwan | Transactions, Japanese Geomorphological Union |
林俊全 | 2022-07 | 地形學 | 台大出版中心 |
C.-J. Yang, J. M. Turowski, N. Hovius, J.-C. Lin and K.-J. Chang | 2021-08 | Badland landscape response to individual geomorphic events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Ci-JianYang, Chia-Hung Jen, Yeuan-Chang Cheng, and Jiun-Chuan Lin | 2020-11 | Quantification of mudcracks-driven erosion using 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in laboratory runoff experiment | Geomorphology |
Ci-Jian Yang, Li-Wei Yeh, Yeuan-Chang Cheng, Chia-Hung Jen and Jiun-Chuan Lin | 2019-12 | Badland Erosion and Its Morphometric Features in the Tropical Monsoon Area | Remote Sens. |
Yeuan-Chang Cheng, Ci-Jian Yang and Jiun-Chuan Lin | 2019-10 | Application for Terrestrial LiDAR on Mudstone Erosion Caused by Typhoons | Remote Sens. |
Lin, J.C. and Su, S.J. | 2019- | Geoparks of Taiwan—their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 Springer |
林俊全 | 2017-01 | 氣候變遷下的國家發展藍圖 | 台灣大學全球變遷中心 |
Huang, J.-C. and Milliman, J.D. and Lee, T.-Y. and Chen, Y.-C. and Lee, J.-F. and Liu, C.-C. and Lin, J.-C. and Kao, S.-J | 2017- | Terrain attributes of earthquake- and rainstorm-induced landslides in orogenic mountain Belt, Taiwan. |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
楊啟見、林俊全、鄭遠昌 | 2016- | 泥岩邊坡紋溝發育過程與機制 | 地理學報 |
Jiun-Chuan Lin | 2016- | Geomorphological Responses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 How landform interact with human activities in Taiwan | Geomorphology and Society |
楊啟見、林俊全、鄭遠昌(2015) | 2015-07 | 應用地面光達於風化泥岩層沖蝕觀察之研究 | 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
林俊全 | 2015-06 | 國土監測系統建置之雛議 | 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 |
Shinya Ochiai , Jiun-Chuan Lin, Jian-Wei Lin, Chia-Hung Jen, Wen-Hu Chen, Kenji Kashiwaya | 2015- | Sedimentation Processes Following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way Tunnels in Sun Moon Lake, Taiwan |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East Asia—Records From Lake-catchment Systems |
徐旭誠,林俊全 | 2013-01 | 跨界利益:口號或真實──以台江國家公園為例 | 工程環境會刊 |
JIUN CHUAN LIN* | 2012-08 | The impact and adaption of Typhoon hazard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Typhoon Morakot 2009 | Tansactions, Japanese Geomorphological Union |
Wenske, D., Jen, C. H.,, BÖSE, M., Lin, J.C. | 2012-06 | Assessment of sediment delivery from successive erosion on stream-coupled hillslopes via a time series of topographic surveys in the central high mountain range of Taiwan.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
Ochiai, S., J.C. Lin, K. Kahsiwaya and Jen, C.H. | 2012-04 | Influence of construction of dams and waterway tunnels on sedimentation rate and bottom topography in Sun-Moon Lake, Taiwan | Japanese Geomorphological Union |
Jr-Chuan Huang*, Chun-Chiang Lin, Shih-Chien Chan, Tsung-Yu Lee, Shih-Chieh Hsu, Cheing-Tung Lee, Jiun-Chuan Lin | 2011-10 | Stream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urbanization gradient in Danshui River, Taiwan: perspectives from observation and simulation, Environ Monit Assess | Environ Monit Assess |
Joe-Air Jiang*, Tzu-Shiang Lin , Cheng-Long Chuang , Chia-Pang Chen , Chin-Hong Sun, Jehn-Yih Juang, Jiun-Chuan Lin and Wei-Wen Liang | 2011-05 | A QoS-Guaranteed Coverage Precedence Routing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 Sensors |
陳怡君*、林俊全 | 2010-12 | 野柳地質公園社會遊憩承載量之研究 | 地理學報 |
吳宜玲*、林俊全 | 2010-12 | 野柳地質公園遊客行為規範守則之研究 | 地理學報 |
陳毅青*,林俊全,任家弘,林建偉 | 2010-08 | 南湖大山凍融作用時空分佈之研究 | 地理學報 |
林俊全* ,鄭宏祺,李建堂,李玲玲,方引平 | 2010-08 | 澎湖南方四島的地形、地質景觀資源之研究 | 國家公園學報 |
林俊全;陳毅青;林建偉;任家弘;阿信‧舒特;瑪格利特‧博斯 | 2008-06 | 礫石河道的沖蝕試驗之研究-以火炎山礫石沖積物為例 | 環境與世界 |
林俊全,鄭遠昌,任家弘 | 2007-09 | 苗栗三義火炎山地區的沖蝕特性之研究 | 中華水土保持學報 |
王翠華,林俊全 | 2007-07 | 基隆河中上游流域建成地形態變遷之分析 | 地理學報 |
林俊全 | 2006-04 | Fluvial transportation and sedimentation of the Fu-shan small experimental catchments |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
林俊全 | 2006-04 | Slope movements in a dynamic environment—A case study of Tachia River, Central Taiwan |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
林俊全 | 2005-09 | Neotectonics and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in Hengchun Peninsula, southern Taiwan | C. R. Geoscience |
任家弘,林俊全*,趙文愷,徐美玲 | 2004-09 | 高屏溪流域環境水資源分布與水質、水污染變遷之研究 | 地理學報 |
Dadson, S.J., Hovius, H., Chen, H., Dade, W.B., Lin, J.C.*, Hsu, M.L., Lin, C.W., Horng, M.J., Chen | 2004-08 | Earthquake-triggered increase in sediment delivery from an active mountain belt | Geology |
賴春婷,林俊全*,任家弘 | 2004-03 | 河口短時距地形變動之研究:以淡水河口挖子尾為例 | 地理學報 |
Dadson, S. J., Hovius, N., Chen, H., W., Dade, B.,Lin, J.C.* | 2003-11 | Links between erosion, runoff variability, and seismicity in the Taiwan orogen | Nature |
研究計畫
年度 | 計畫名稱 | 擔任工作 |
---|---|---|
112 | 整合式跨尺度泥岩惡地地形變遷之研究(II) | 計畫主持人 |
111 | 整合式跨尺度泥岩惡地地形變遷之研究(I) | 計畫主持人 |
110 | 極端氣候下跨尺度典型泥岩沖蝕模式之研究(III) | 計畫主持人 |
109 | 極端氣候下跨尺度典型泥岩沖蝕模式之研究(II) | 計畫主持人 |
108 | 跨尺度典型泥岩沖蝕模式之研究(I) | 計畫主持人 |
108 | 地景保育與永續發展國際會議 | 計畫主持人 |
107 | 氣候變遷情境下泥岩邊坡沖蝕特性研究(III) | 計畫主持人 |
106 | 國際地理學會 地形與社會 委員會推動計畫 (3/3) | 計畫主持人 |
106 | 氣候變遷情境下泥岩邊坡沖蝕特性研究(II) | 計畫主持人 |
106 |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設立與維運計畫(旗艦計畫-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 共同主持人 |
105 | 氣候變遷情境下泥岩邊坡沖蝕特性研究(I) | 計畫主持人 |
105 | 2016年未來地球海岸計畫國際科學委員會第一屆會議 | 計畫主持人 |
105 | 國際地理學會 地形與社會 委員會推動計畫 (2/3) | 計畫主持人 |
104 | 不同氣候區的河川作用之比較研究 | 計畫主持人 |
104 | 東南亞的永續發展的挑戰研習班 (1/1) | 計畫主持人 |
104 | 國際地理學會 地形與社會 委員會推動計畫 (1/3) | 計畫主持人 |
104 | 泥岩地區的邊坡沖蝕模式(III) | 計畫主持人 |
103 | 泥岩地區的邊坡沖蝕模式(II) | 計畫主持人 |
103 | 國際地理學會地形學與社會委員會成立大會 | 計畫主持人 |
103 | 永續學門研究發展及推動計畫 | 共同主持人 |
102 | 湖泊沈積地形 | 計畫主持人 |
102 | 泥岩地區的邊坡沖蝕模式 | 計畫主持人 |
101 | 泥岩地區邊坡沖蝕之研究(III) | 計畫主持人 |
101 | 山坡地邊坡沖蝕研究 | 計畫主持人 |
101 | 公共參與式流域綜合治理之研究--公共參與式流域綜合治理決策支援系統之研究(III) | 共同主持人 |
100 | 泥岩地區邊坡沖蝕之研究(II) | 計畫主持人 |
100 | 公共參與式流域綜合治理之研究--公共參與式流域綜合治理決策支援系統之研究(II) | 共同主持人 |
099 | 泥岩地區邊坡沖蝕之研究 | 計畫主持人 |
099 | 公共參與式流域綜合治理之研究--公共參與式流域綜合治理決策支援系統之研究(I) | 共同主持人 |
098 | 石門水庫集水區原住民地區資源利用與永續發展之研究--石門水庫集水區原住民保留地土沙災害之研究(II) | 計畫主持人 |
098 | 98年區域研究及地理學門歐洲考察計畫 | 計畫主持人 |
098 | 台灣高山地區地形演育之研究(III) | 計畫主持人 |
098 | 區域研究及地理學門規劃研究推動計畫 | 計畫主持人 |
098 | 台灣高山地區地形演育之研究(III) | 計畫主持人 |
098 | 東亞地區地表作用與環境變遷國際研討會 | 計畫主持人 |
097 | 國際地理學會土地退化委員會國際研討會1 | 計畫主持人 |
097 | 台灣高山地區地形演育之研究(II) | 計畫主持人 |
097 | 台灣高山地區地形演育之研究(II) | 計畫主持人 |
097 | 石門水庫集水區原住民地區資源利用與永續發展之研究--石門水庫集水區原住民保留地土沙災害之研究(I) | 計畫主持人 |
096 | 台灣高山地區地形演育之研究 | 計畫主持人 |
096 | 台灣高山地區地形演育之研究 | 計畫主持人 |
096 | 台灣原住民族資源利用與永續發展之研究--子計畫一:原住民地區之土地利用潛力─邊坡穩定與淤砂生產的觀點(III) | 計畫主持人 |
095 | 中橫公路崩山災害研究(III) | 計畫主持人 |
095 | 台灣高山地區地形發育研究 | 計畫主持人 |
094 | 中橫公路崩山災害研究(II) | 計畫主持人 |
093 | 中橫公路崩山災害研究 | 計畫主持人 |
092 | 臺灣中部山崩及土石流地區的地質環境特性--崩山災害模式之研究(I) | 計畫主持人 |
091 | 永續台灣的願景與策略研究--地方社會的永續發展之路(Ⅱ):永續台灣2011研究 | 共同主持人 |
091 | 地震造成新山崩地質環境特性之研究--南投地區塊體崩移之研究(III) | 計畫主持人 |
090 | 地震造成新山崩地質環境特性之研究--(子計畫一)南投地區塊體崩移之研究(II) | 計畫主持人 |
090 | 永續台灣的願景與策略研究--子計畫二:地方社會的永續發展之路-永續台灣2011研究(IV) | 共同主持人 |
089 | 哈盆區集水區風化與土壤沖蝕觀測研究(I) | 計畫主持人 |
089 | 斜坡地形演化與地形定年--(總計畫及子計畫一)台灣北部地區階地短時幅演育模式之研究(III) | 計畫主持人 |
089 | 全球變遷:福山森林生態系之長期研究--哈盆溪集水區土壤沖蝕觀測之研究(III) | 計畫主持人 |
089 | 臺灣北部海岸地區土地利用變遷及環境衝擊之研究--子計畫一:台灣北部海岸地區遊憩土地利用對台灣海岸地景衝擊之研究 (II) | 共同主持人 |
089 | 台灣北部海岸地區土地利用變遷及環境衝擊之研究--子計畫一:遊憩土地利用對台灣海岸地景衝擊之研究(II) | 共同主持人 |
089 | 南投地區塊體崩移之研究 | 共同主持人 |
088 | 台灣北部海岸地區防風林變遷及其環境衝擊之研究--子計畫四:台灣北部海岸地區防風林變遷及其環境衝擊之研究 | 共同主持人 |
088 | 桃園台地的新期構造作用 | 共同主持人 |
088 | 全球變遷:福山森林生態系之長期研究--哈盆溪集水區河川輸沙觀測之研究 | 計畫主持人 |
088 | 斜坡地形演化與地形定年研究--(總計畫及子計畫三)台灣北部地區階地短時幅演育模式之研究 | 計畫主持人 |
087 | 全球變遷:福山森林生態系之長期研究--台灣長期生態研究 | 計畫主持人 |
087 | 斜坡地形演化與地形定年--(子計畫三)台灣北部地區階地短時幅演育模式之研究 | 計畫主持人 |
086 | 全球變遷:福山森林生態系長期生態研究--哈盆溪集水區土壤沖蝕觀測之研究(II) | 計畫主持人 |
085 | 全球變遷: 福山森林生態系之長期研究--全球變遷:福山森林生態系研究--- 哈盆溪集水區土壤沖蝕觀測之研究 | 計畫主持人 |
084 | 泥岩邊坡發育模式之研究(Ⅱ) | 計畫主持人 |
084 | 國際地質對比計劃─三六七號 | 計畫主持人 |
083 | 第十五屆國際碳14定年會議 | 計畫主持人 |
083 | 泥岩邊坡發育模式之研究 | 計畫主持人 |
082 | 台灣第四紀地形區的邊坡沖蝕觀測 | 計畫主持人 |
082 | 實驗地形學與地景生態變遷研究會 | 計畫主持人 |
082 | 第三屆國際地形學會議 | 計畫主持人 |
081 | 台灣第四紀地形區的邊坡沖蝕觀測 | 計畫主持人 |
學術獎勵
2016 國立臺灣大學學術研究績效獎勵計畫管理費獎勵
2015 國立臺灣大學學術研究績效獎勵計畫管理費獎勵
2014 國立臺灣大學學術研究績效獎勵計畫管理費獎勵
2014 國立臺灣大學校教學優良獎 (103學年度)
2013 國立臺灣大學學術研究績效獎勵計畫管理費獎勵
2012 國立臺灣大學學術研究績效獎勵計畫管理費獎勵
2011 國立臺灣大學學術研究績效獎勵計畫管理費獎勵
2010 國立臺灣大學學術研究績效獎勵計畫管理費獎勵
2008 國立臺灣大學校教學優良教師
2007 國立臺灣大學優良期刊論文獎
2004 國立臺灣大學研究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