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展

[研究分享]溫在弘老師分享研究成果 - 整合空間型態與時序關係的地理學視野,檢視人類空間行為、居住環境與傳染病疫情擴散的複雜互動關係

登革熱是必須透過埃及或白線斑蚊的叮咬而造成病毒傳播的蟲媒傳染病,而疫情群聚爆發是「宿主(人類)-病媒蚊-環境(孳生源)」彼此互動的結果。然而,透過病媒蚊孳生環境與有限的飛行範圍(約250公尺),不足以解釋經常發生於都會區(例如:台南市、高雄市等)的大規模地理擴散。因此,我們研究聚焦的問題假說在於攜帶登革熱病毒的感染者,透過日常通勤等長距離跨區移動行為,是將病原體從居家到工作場所而造成大規模擴散的重要傳播途徑。研究成果已刊載於2012年第102期的美國地理學會年報(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我們分析在台南市2007年的登革熱流行疫情,比較通勤與非通勤病例在不同時空距離的群聚擴散型態,並分析其時空群聚的網絡拓樸結構(圖1),以找出疫情可能傳播來源的關鍵地區。我們進一步應用「事件史分析(Time-to-event analysis)」的概念,嘗試理解不同移動行為的感染者在地理擴散型態的差異,以及釐清相關的不同危險因子。我們的研究結果發現,大多數非通勤病例,群聚於100公尺與一週內的時空距離,而通勤病例群聚於2-4公里與1-5週。在時間史分析的Kaplan–Meier曲線趨勢顯示,透過通勤病例的疫情傳播,在疫情後期流行更顯著地迅速擴散至整個地區(圖2)。在Cox Proportional Hazards迴歸模式分析,本研究確認通勤行為是造成疫情擴散的顯著危險因子(危險比:3.085),地區人口密度亦是通勤病例擴散的危險因子(危險比:1.174),而居住環境危險因素(意指容易滋生病媒蚊的空屋或閒置空地等)是造成疫情擴散的獨立影響因子。本研究結果能解釋大規模疫情的時空擴散過程,通常起始於非通勤的感染者(例如:居家老人或家庭主婦等),因居家環境危險因素造成局部爆發疫情,透過通勤病例將病原體攜帶到較遠的地區,透過長距離擴散而造成大規模流行。

wen-research2012-1

圖1:通勤與非通勤病例的時空群聚的網絡拓樸結構

wen-research2012-2

圖2:比較透過通勤與非通勤病例的疫情傳播風險的Kaplan–Meier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