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研究計畫
年度 | 主持人 | 計畫名稱 | 補助單位 |
108 | 黃宗儀 | 親密關係與地緣政治:以晚近台港跨境婚姻為例 | 科技部 |
108 | 黃浚瑋 | 基於深度學習之全球都市化地景規劃調適策略建立 | 科技部 |
108 | 徐進鈺 | 區域研究及地理學門規劃研究推動計畫 | 科技部 |
108 | 徐進鈺 | 推動台灣成為人文地理學國際學術網絡中的亮點計畫 | 科技部 |
108 | 徐進鈺 | 《都市化批判》經典譯注計畫 | 科技部 |
108 | 徐進鈺 | 從國家的特區到特區化國家:東亞特區與邊界研究 | 科技部 |
108 | 周素卿 | 都市因應氣候變遷之綜效、權衡與共效益-都市的再自然化與永續轉型:介面空間治理的綜效、權衡及共效益 | 科技部 |
108 | 洪廣冀 | 再思全球科學史中的「地方」:以近代生物地理學於歐美及東亞間的傳播為中心 | 科技部 |
108 | 洪伯邑 | 崛起的「黑金」:中國西南邊境的咖啡生產、跨境貿易與少數民族 | 科技部 |
108 | 簡旭伸 | 國際發展三角合作再理論化:臺灣援助在約旦之個案 | 科技部 |
108 | 簡旭伸 | 再理論化量體政治: 以臺灣與中國霧霾治理為例 | 科技部 |
108 | 黃倬英 | 應用生態理論與空載光達技術估測棲蘭山霧林初級生產淨量 | 科技部 |
108 | 黃倬英 | 運用林下日照量研究近熱帶山地霧林上坡霧每日停滯時間的季節性 | 科技部 |
108 | 林楨家 | 捷運引發縉紳化:置換、產業與東亞城市研究 | 科技部 |
108 | 林楨家 | 客製化公車路線存活分析:可及性的影響 | 科技部 |
108 | 林俊全 | 跨尺度典型泥岩沖蝕模式之研究(I) | 科技部 |
108 | 李美慧 | 全球生物均質化及東南亞和南亞都市生物多樣性之探討 | 科技部 |
108 | 黃誌川 | 河水的停留時間與交換對山地集水區營養循環的影響 | 科技部 |
108 | 莊振義 | 亞熱帶山區雲霧森林冠層上坡霧霧水攔截、能量分布與通量交換之研究 | 科技部 |
108 | 莊昀叡 | 台灣現今板塊邊界地表應變率與變形特性(2) | 科技部 |
108 | 賴進貴 | 臺灣地形類聚落地名分布與意涵 | 科技部 |
108 | 溫在弘 | 評估疾病空間群聚的特徵尺度於偵測疫情擴散的臨界條件 | 科技部 |
108 | 溫在弘 | 建立全球傳染疾病的傳播風險預警架構:評估東亞區域的境外移入風險-建立傳染疾病的全球傳播風險預警架構:評估台灣與東亞區域的境外移入風險 | 科技部 |
108 | 蔡博文 | 空間資訊科技學門研究發展及推動計畫 | 科技部 |
108 | 蔡博文 | 空間資訊與空間思維 | 科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