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事項

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高中生 台大地理環境資源營—地理大發現

主辦單位:國立台灣大學地理資源學系
活動地點:台灣大學校區、雲林西螺、彰化田尾、大甲溪、大安溪
活動時間:2014/07/07-2014/07/11

一、活動宗旨與目的:
在國際環境變遷會議如火如荼展開的時代,環境總是在人類行動前早先一步變化,不論是友善環境的初衷,或者舒適環境的人本思想,我們都急迫的需要認識腳底下踩的土地,觀察在土地之上的自然與人文活動,才能運用智慧永續的與地球共處。「2014年第十二屆高中生地理環境資源營」是針對正迅速培養思考、建立價值的高中年齡層學生,藉由大學領域學生的交流、課程的知識吸收,以及實地考察的實踐與感動,讓學生不只認識地理學領域學術應用,更培養日常生活中對於自然環境的觀察思辨和對人文環境的研究關懷。

二、活動日期、地點與交通工具
活動日期:103 年7 月7 日(一)至103 年7 月11 日(五),共計五天
活動地點:台灣大學校區、雲林西螺、彰化田尾、大甲溪、大安溪
交通工具:捷運及遊覽車

三、主協辦單位與贊助單位:
主辦單位: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協辦單位:無
贊助單位: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系學會

四、活動對象與活動內容:
活動對象:全國公私立學校對地理有興趣之高中生,含應屆畢業生
活動人數:學員72名,工作人員約49人。總人數約121名。
活動內容:
(一)、室內課程
主要在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系館內上課,內容包括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技術地理課程,重視概念教學與實際操作、應用。我們將邀請系內具有相關背景知識與教學經驗者協助參與課程設計,並在活動中進行授課,讓學員能在短短幾天的營期內,廣泛體會到地理學多樣而精采的面貌。
(二)、野外課程
利用各種自然或人文地景為教材、以實際的觀察和討論作為教學的方式,透過當地的教學人員以及活動人員的解說,將會帶給學員們最大的學習效益。除此之外,再藉由誘導的方式,將學員引導至自我學習的狀態,進而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想法的學習成果,再藉由不斷地討論來做進一步地修正,內化成屬於自我的知識。
(三)、期末呈現
透過室內課程與野外課程所習得的知識與概念,每一組選擇其中一個實察點作延伸思考及成果發表。成果發表包含呈現實察點所觀察到的現況、發問、與回應,並試圖將室內課程所學到的理論及技術套用於該報告,把各種知識或技術作完整的聯結及整合,使學員能夠以較活潑的方式呈現自己的學習成果。
(四)、團體活動
以八至十人成為小隊單位,藉由系內人員的領導與帶動,透過一連串的活動與討論,讓學員們彼此熟悉、認識,凝聚小隊精神與氛圍,以加強學員與工作人員的想法交流,促進學員積極主動參與營隊行程,貫徹營隊目的。

五、活動流程:

日期

07/07

07/08

07/09

07/10

07/11

 

早上

早餐時間

金銀島

 

學員報到

室內課程2

人文地理

田尾:種子經濟

海上霸主

 

總成果發表

 
 

午餐時間

結業式

 

下午

始業式

西螺:從電影看地景

大甲溪:河流地形教室

水手之路

賦歸

 

島嶼冒險

室內課程3

技術地理

 
 

晚餐時間

 

晚上

室內課程1

自然地理

幽靈海盜船

期中呈現

Age of Discovery

 

海浪濤濤

裙擺搖搖

 
 

就寢

   

 

六、人力職務分配表與聯絡方式:
總召:顏媺涵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二年級
Email: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副召:廖晧宇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二年級
Email: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高中生台大地理環境資源營—地理大發現活動企劃書
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高中生台灣大學地環境資源營簡章
台大地理營Facebook

 

student u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