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資訊
個人簡介
學術經歷
研究領域
任教科目
研究著作
研究計畫
學術獎勵
莊振義 副教授
辦公室 : 地理系館506室
Email :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電話 : 886-2-33665837
網站 : 地表-大氣交互作用研究室
莊振義助理教授是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環境與地球科學博士。攻讀博士學位其間,主要的研究領域包括生物圈與大氣交互作用(二氧化碳、水、以及能量的交換)、水文氣象學、土地利用變遷對於區域氣候與水循環的影響、以及環境監測與模式模擬。在獲得博士學位後,隨即進入美國聯邦環境保護局(EPA)與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所合設的大氣科學模式部門(ASMD)擔任博士後研究員。主要的研究內容是利用土地使用分類資料,計算中尺度氣象與空氣品質模式中次網格尺度(sub-grid scale)不同土地利用分類的化學沈降,並藉以利用分析土地利用對於區域氣象與空氣品質的影響。目前的相關研究成果已經有多篇論文發表在各國際期刊之中。發表的領域含括水資源、生態學、氣象學、環境變遷研究等不同學科。
研究專長: 大氣與地表交互作用、微氣象學與微氣候學、空氣污染統計與數值模式
學歷
年份 |
學位 |
2007 |
美國杜克大學環境與地球科學學院博士 |
1999 |
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 |
1997 |
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學士 |
經歷
起迄年份 |
服務機構 |
部門 |
職稱 |
2015-Present |
國立台灣大學 |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副教授 |
2008-2015 |
國立台灣大學 |
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
助理教授 |
未來規劃中的研究領域包括以下幾點:
- 地表與大氣間的交互作用:長期監測與數值模式建立
- 土地利用變遷對於區域氣候與環境的影響
- 水文氣象學與微氣象學
- 微尺度至中尺度大氣科學模式在土地利用變遷影響之應用
2011 ~ 2015 教授課程:
自然地理學通論 Introduction to Physical Geography
大氣與生物圈交互作用 Atmosphere-biosphere Interaction
流體力學 Fluid Mechanics (與工學院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張能復合開)
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設計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and Programming
氣候學及實習 Climatology and Lab.
學士論文下 Thesis (b.s.) (2)
環境化學 Environmental Chemistry(與地球系統科學學程陳佩貞合開)
國土監測專論 Special Topics on Land Monitoring
(林俊全、孫志鴻、朱子豪、蔡博文、李美慧、莊振義、黃倬英、溫在弘合開)
近地表微氣象學導論 Introduction to Near-ground Micrometeorology
環境流體力學 Environmental Fluid Mechanics
(與工學院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張能復合開)
地理學通論上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1)
專題討論一二三四 Seminar (Ⅰ) (II) (III) (IV)
2010 國立臺灣大學校教學優良教師
2009 國立臺灣大學優良期刊論文獎
2008 國立臺灣大學傑出期刊論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