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產業群聚區域差異及中國效應衝擊
|
金家禾、周志龍 |
2007 |
49 |
55-79 |
都市土地利用變遷對自然環境衝擊之空間影響分析
|
鄒克萬、黃書偉 |
2007 |
48 |
1-18 |
臺北都會區大眾運輸導向發展目標體系與策略之建構
|
李家儂、賴宗裕 |
2007 |
48 |
19-42 |
曾文溪流域豪大雨事件的流量及輸沙量
|
陳翰霖、張瑞津 |
2007 |
48 |
43-65 |
保育為先:苗栗縣後龍溪區域性河川保育之集體行動與制度分析
|
戴興盛、謝妙勤 |
2007 |
48 |
67-86 |
養殖土地利用變遷預測模式之建立:個體施為取徑
|
謝啟賢、蔡博文、張康聰 |
2007 |
47 |
1-18 |
水里溪上游集水區溪流水質的空間變異分析
|
葉春國、廖學誠、黃正良、薛美莉、王景平 |
2007 |
47 |
19-38 |
以二氧化碳排放量探討島嶼之永續發展策略
|
林世強 |
2007 |
47 |
39-57 |
跨界的知識傳遞:臺灣奧美廣告學習經驗之個案研究
|
何中馨 |
2007 |
47 |
59-83 |
建構社區保育、原住民狩獵與野生動物經營管理間的連結
|
盧道杰、吳雯菁、斐家騏、台邦‧撒沙勒 |
2006 |
46 |
1-29 |
利用空間技術與景觀生態指數分析墾丁國家公園土地覆蓋變遷影響之研究
|
李瑞陽、林士強 |
2006 |
46 |
31-48 |
整合式災害管理資訊架構之研發
|
陶翼煌、孫志鴻、唐國泰、李保志 |
2006 |
46 |
49-72 |
政治脈絡中的創意專案:網絡兩岸跨界演唱會案例研究
|
張容瑛、周志龍 |
2006 |
46 |
73-103 |
書 評:全球化臺北:挑戰與展望
|
黃宗儀 |
2006 |
46 |
105-108 |
土壤化育指數在濁水溪流域階地對比之應用
|
黃文樹、蔡 衡、許正一 |
2006 |
45 |
1-20 |
產業之群聚吸納能力與學習:以臺灣自行車業為例
|
林育諄、金家禾 |
2006 |
45 |
21-50 |
都市鄰里公園之區位選擇研究
|
衛萬明、林宏晉 |
2006 |
45 |
51-71 |
馬蘭社阿美族集會所的區位、功能與臺東平原社會環境的變遷
|
李玉芬 |
2006 |
45 |
73-94 |
大珠江三角洲跨境融合和管治的政治經濟分析
|
楊 春 |
2006 |
45 |
95-112 |
基於RS/GIS的城市泥石流災害綜合評價研究:以中國昆明市東川城區為例
|
唐 川、沖村孝 |
2006 |
44 |
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