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概況

地理學探討地表現象的空間分布與成因,是自然科學,也是社會科學;關心人類與環境的關係,是溝通自然與人文世界的橋樑。自然地理的研究主題涵蓋邊坡穩定、坡地水文、生態環境、集水區經營管理。人文地理則包含都市發展、跨界投資、空間與社會不平等、全球化與地方文化。環境議題也是焦點,關注著土地利用變遷、山坡地及海岸管理、受災居民的識覺及調適等。此外,由於地理資訊科技的進展,現代的地理學者廣泛利用資訊來整合地表的自然與人文現象,從地表環境的觀測、紀錄、分析到決策支援一氣呵成。面對全球環境變遷帶來日益嚴重的衝擊,地理學是永續發展研究的關鍵領域。

臺灣大學地理學系創立於西元1955年,隸屬於理學院。創立之初分為地理學組與氣象學組兩組。西元1972年氣象學組獨立成為大氣科學系,地理學組也成為地理學系。西元1981年增設地理學研究所碩士班,西元1989年再增設博士班,至此,地理系發展為一個完整的教學與研究單位。西元2000年本系更名為「地理環境資源學系」,並增設碩士在職專班,回應學術潮流與社會需求。西元2003年從醉月湖畔的舊黃樓搬遷至鹿鳴廣場現址,進入另一個發展階段。配合系名更改,在師資聘任及學科領域界定上有更寬廣的空間。

本系目前有18位專任教師,2位合聘教師與6位兼任教師。依教師研究興趣與專長,分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資訊科學三大領域。發展目標有三:

1. 教育卓越-立足地理,結合跨領域知能,培養環境議題領導人才。

2. 研究卓越-深耕本土議題,爭取國際能見度,建立亞太地區學術重鎮地位。

3. 關懷社會-貢獻專業知能,建立產官學研交流平台,致力國土永續發展。

本系在國土與環境監測、都市與區域發展、空間資訊及運用、環境資源經理共四個領域上提供良好的深造及人才養成環境,以因應學術研究,及相關中高等教育、政府、公營機關及產業界的就業需求。展望未來,本系將持續致力於教學、研究質與量的累積,以培育專業人才,並提升本系的國際學術地位;除此之外,也將持續積極地融入社會,提升本系的社會影響力,在社會服務上作出貢獻,成為具有行動力與開創性的系所。

 

 

 

intro1